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2月12日在哈尔滨市道里区
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区长高大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2008年工作简要回顾
2008年,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下,坚持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区第十四届二次人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据快报数统计,2008年完成区生产总值296.1亿元,增长15%,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7.3亿元、113.3亿元、175.5亿元,分别增长8.2%、17.2%、14.3%;固定资产投资额140.2亿元,增长32.5%;区域规模工业增加值26.4亿元,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7亿元,增长22.2%;全口径财政收入25.22亿元,增长20.8%,其中区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4亿元,增长24.9%;国内经济技术合作资金到位额2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额3150万美元,全部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年度计划指标。
大项目建设势头强劲。去年推进大项目37个,其中列入省、市重点项目7个,完成投资54亿元。清河湾和工农北棚户区拆迁、麦凯乐购物广场等30个大项目完成了当年工作目标。国家重点扶持的美华生物中性乳糖酶项目投入生产,美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英国PLUS市场成功上市。大唐哈一热项目完成投资24亿元,两台30万千瓦电机组安装工程分别完成90.7%。
现代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有了新的发展,江海证券、正德保险等13户企业入驻新吉财富大厦,均信担保公司经过多年培育,拉动20余户企业协同发展。商圈建设迈出新步伐,居然之家、美克美家、麦凯乐相继开业,卓展时代、北京华联等项目正在建设,新透笼商厦基础工程开始启动。汽车销售专业街、小商品批发市场等发展态势良好。房地产开发、旅游、信息、法律、人力资源等服务业发展迅速。
工业经济持续发展。规模工业不断发展,22户企业入驻新榆工业园区,汉德装备、升元食品、天添彩印等15户企业建成投产。装备制造、食品、制药三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实施重点技改项目7项,开发新产品21项,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全区规模工业发展到147户。
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厂办大集体企业改制工作进展顺利,全年完成改制企业15户,超额完成市国资委下达的厂办大集体改制工作计划。完善财政管理体制,调动了乡镇、街道协税护税发展财源的积极性。继续扩大参与式预算范围,实现了压缩公用经费5%的目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社会建设力度,全年用于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事业等支出7.85亿元,比上年增长11.6%。
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
新农村建设试点成果显著。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三年投入资金1.98亿元,其中区级投入2000余万元,全面完成了省、市确定的8个新农村试点村建设任务。2008年在巩固提高太平镇、新农镇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榆树镇和新发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榆树镇在推进生产发展方面,打造了新亮点。我区新农村建设实现了“三年大变样”的奋斗目标。
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做大做强菜、奶、菌、花等主导产业,无公害蔬菜面积达到10万亩,标准化蔬菜生产棚室发展到6185栋,蔬菜年商品量达2亿公斤,奶牛存栏达到3.34万头,鲜奶产量达到12万吨。加快农业综合开发,三年累计筹资4121万元,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2个。加快发展龙头企业和经纪人队伍,全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6家,农业园区发展到19个,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47个。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发放各种涉农补贴48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10.9元,增长10.8%。完成农业总产值11.29亿元,增长8%。
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环境全面改善。强化农业基础设施,新打大小机电井158眼,可灌溉农田面积达到16.5万亩。新增饮水管线2.62万延长米,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80%,受益农民达9.3万人。推进新能源建设,户用沼气池达到1810个,建成万家节能小区、立功村沼气和太阳能综合开发利用示范村。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全年改造农村泥草房453户。推进通村公路建设,新修通村公路28公里,实现了村村通高等级路面公路的目标。
三、城建城管工作成效突出,城市环境进一步改善
城市建设力度大效果好。如期完成清河湾和工农北棚户区改造拆迁工程,共拆迁7866户、127.8万平方米,在全市棚户区拆迁净地验收中,我区被评为甲等优秀标兵。对奥运火炬传递路线、大冬会迎宾路线周边楼体进行立面整饰。加快庭院改造,多元投资3000余万元,改造庭院110个,建设社区广场11处。推进城市道路建设,维修城市街路、庭院巷道162条,投资600余万元,铺设中央大街人行步道板1.5万平方米。
城市精细化管理效果明显。多元投入255万元,新增清雪设备3台,全区清冰雪设备累计达到38台,提高了机械化清冰雪水平。大力推进“6651”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市、区投入750万元,购置垃圾压缩车12台,新增、维修垃圾箱、果皮箱1359个,垃圾清运实现了定点投放、限时拉运,改建、维修水刷公厕70座,拆除违章牌匾广告5300块,拆除违章建筑6万余平方米。实施灯饰亮化工程,重点街路、楼群灯饰亮化水平得到大力提升。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省级卫生标兵区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
生态园林建设稳步推进。加强城乡绿化建设,多元筹资1400余万元,建设了尚志大街、上海街、埃德蒙顿路等绿化景观大道,绿化街路115条、庭院小区60个;绿化农村道路40公里,两荒造林2987亩,农村森林覆盖率达11.6%。全年植树8.99万株,新增绿地面积30万平方米。
四、社会建设有效推进,各项事业进一步发展
社区建设取得新突破。创新社区工作思路,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城区“星级和谐社区”创建活动,101个社区实行了星级考核评档。多元投入2480万元,建设达标社区27处,新建千米社区服务中心2处。提高社区两委成员生活补贴和办公经费标准,并办理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投入3500万元,建成了道里区敬老服务中心,为城市“三无”老人和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提供了条件。居家养老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城区214名老人得到政府购买服务和社会专业机构服务。启动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被列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我区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自主创新先进区和全国志愿服务工作先进集体。
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投入300万元,组建区劳动就业技能培训中心,成为全市唯一的区级劳动就业培训教育基地。加强劳务服务和劳动保障体系建设,在18个街道办事处组建了劳务服务公司,在5个乡镇成立了劳动保障咨询服务中心。大力开展就业培训工作,全年培训下岗失业人员5354人次,新增就业人员13196人次,安置就业再就业和大中专毕业生1.83万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3.09万人次。推进城乡低保和社会救助工作,发放低保金4015万元,发放城乡低保户大病救助和基本医疗救助金309万元,为1万名低保家庭学生、残疾人、55岁以上人员免费体检,为300户低保家庭发放经济适用住房补贴900万元,落实实物配租住房45套;全年救助低保边缘家庭1000个,救助贫困大学生和单亲特困儿童448名,我区荣获全国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示范区。积极开展向灾区人民献爱心活动,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物)1133万元。
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新成绩。改善办学条件,投入近3200万元,用于城乡中小学校的校舍维修改造、包烧和农村中小学生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保证了我区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大力提升教学质量,14中高考成绩连续4年处于全市同类学校领先位置。加强校长队伍、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各类岗位练兵活动,教师业务水平有了新提高,中小学生源开始回流。
医疗卫生工作取得新进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建设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授予“黑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85%,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保纳入率达83%,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基本模式初步形成。深入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合率达到98.5%。
文化、体育工作得到新加强。文化阵地不断加强,新建市级图书分馆6个,汽车流动图书室8个,新建农村文化站2个,在新农镇建成全市第一个农村市级图书分馆。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建立社区群众文艺队伍50余支,培养文化骨干1700余人,组织各类文艺演出1100余场,在市第十七届运动会上,我区获得奖牌119枚。周密筹划,精心组织,安全、圆满地完成了奥运火炬传递任务。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富有新成效。以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为目标,积极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大力推进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荣获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和全国流动人口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
残疾人事业实现新发展。投入300余万元,在全市率先建成区残疾人温馨家园,为全区各类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了整托、日托服务。开展残疾人创业技能培训和资助工作,培训残疾人1079人次,安置残疾人就业281人,资助残疾人家庭子女446人。延伸残疾人康复工作,积极开展农村社区残疾人工作试点,建立残疾人康复室26个,新建家庭康复点100个。继续开展“脑瘫儿童站立康复行动”,为26名脑瘫儿童开展了手术和康复治疗。
五、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
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自觉接受区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及时报告和通报工作,全年办理三级人大代表建议97件,政协提案102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决策水平进一步提高。积极开展“五五”普法工作,公民文明守法意识明显增强。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依法执法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继续推进政务、村务公开,完成了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
安全稳定局面不断巩固。加大信访工作力度,完善领导包案和联席会议制度,开展五大班子大接访活动,加大稳控资金投入,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强化重复访、越级访专项治理,全年投入资金480万元,协调资金790万元,办结重点信访案件和历史积案38件。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2.35%和3.6%。深入开展“平安道里”创建活动,各类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2.5%,刑事案件破案率上升4.6%。教育转化“法轮功”人员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了经常性的廉政教育,广大公务员的拒腐防变能力进一步增强。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制度,加强社会监督,规范从政行为。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和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力度,完成经济责任审计项目16项,查出违规资金207万元;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14件,收缴违纪资金17.8万元。
人事、物价、统计、武装、人防、民族宗教、侨务、老龄等工作和各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为民兴办的十件实事全部落实。
各位代表,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群团组织以及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政府工作的各级领导、各位代表、社会各界和全区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政府工作还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调整还不到位,现代服务业支撑作用还不强;项目融资渠道不宽,一些重大项目建设资金短缺矛盾亟待解决;刚性支出和工资性支出逐年加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等所引发的矛盾不断积累,调处难度加大,信访形势仍很严峻;城市管理与中心城区区位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打造干净、有序的城区任重道远;有些政府工作人员公仆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不实、效率不高、为政不廉的问题仍然存在。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克服和加以解决。
2009年主要工作任务
2009年是建国60周年,也是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新的一年,我区经济发展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蕴含着多种发展机遇。目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重重困难,我市乃至我区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从表现上看,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企业经营困难增多,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区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趋势没有改变。从宏观上讲,国家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明确提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战略;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着力建设“八大经济区”的规划构想,确定了抓好“十大工程”的重点工作任务;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保增长的“五个结合”、十项重点任务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这些都会给我区扩大投资,加快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从我区自身看,近年来,我区发展定位、空间布局、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综合实力不断壮大,抵御风险能力不断增强。特别是这几年来,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一批大项目相继投产和运营,效益日益显现,尤其是随着大唐哈一热的投产运行,清河湾和工农北等一批房地产项目的启动,以及三大商圈的不断发展壮大,都给我区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我区的发展积蓄了力量、增强了后劲。由此,我们对道里区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只要我们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同心同德,攻坚克难,就一定能够化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转机,一定能够夺取道里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胜利,一定能够谱写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新篇章!
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和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区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以增投资、保增长、促发展为主线,以大项目建设为牵动,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为突破口,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真抓实干,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推进“三个适宜”现代文明城市先行示范区建设再上新台阶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区级财政收入按可比口径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有利机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积极推进大项目建设,不断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项目建设是增投资、扩内需、保增长的首要措施,要把招商引资、新上项目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三抓”。一是抓保障,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完善领导包保责任制,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定期召开大项目推进会议,研究解决大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的履约率、落地率、投资完成率和贡献率。强化项目跟踪服务,加强协同联动和督办推动,推进大唐哈一热、新大发国际广场、新透笼商厦、太平空港经济区、对俄合作产业园、长岭湖湿地开发等一批项目的落实。二是抓关键,强化大项目规划和储备。采取向上争取、优化环境、招商引资、企业自筹、金融信贷等措施,多路并举,科学筹划,积极规划和储备一批城乡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改善民生、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三是抓重点,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加强与省、市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认真筛选当年开工、当年达产、当年见效的重大项目,努力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基本支撑。
大力发展新型工业,促进工业企业健康发展。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引领,加快新榆、群力对俄产业园等工业园区建设,积极拓展园区发展空间,优化园区产业结构,不断培育壮大机械加工、建筑材料、包装印刷、生物制药、家具制造等优势产业,促进园区经济集群化发展。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大学、大所、大厂的沟通和对接,建立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筹建区高科技创业中心,搭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推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高科技产业配套和科技型企业的快速发展。引导骨干企业深度开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提高市场应变和竞争能力。
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哈大齐工业走廊太平空港经济区、对俄合作产业园、顾乡新区,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货运仓库新建工程、长禹绿色农业商品物流园区等一批现代物流业项目建设。做强做大房地产业,大力推进清河湾、工农北、原酒精厂、远东学院和齿轮路钢管厂五个片区棚改开发建设。积极谋划商圈发展新思路,促进“三大商圈”优势互补,带动和辐射周边商服业快速发展。进一步优化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大力引进金融、信息、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现代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打造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做强汽车专业街等大型商贸市场。以“大冬会”为契机,突出发展冰雪旅游、沿江旅游、农家旅游,放大特色旅游品牌效应,带动餐饮、住宿等行业发展,拉动消费增长。
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着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
科学制定规划,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遵循《道里区概念规划》、《道里区全面振兴规划》和道里区“十一五”期间主要工作目标,研究编制《道里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纲要》,不断完善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布局,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相互融合、优势互补、良性互动。更加重视“三农”工作。把推动城乡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长远大计和重要支撑,继续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缩小城乡差距,奋力开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推进标准化无公害蔬菜、食用菌和经济作物的发展。加快发展畜牧业,支持规模化养殖,做好品种改良和疫病的防控工作。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力争使农产品标志认证达到100个。推进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安全质量监督等项工作,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新途径,促进土地规模经营、集约化发展。引导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民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和经营服务。加强农业园区建设,提档升级已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争取支持,积极推进长岭湖循环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
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政策倾斜力度,推进节水灌溉和安全饮水工程,新打机电井85眼、小井200眼,解决安全饮水4200户。加强农村新能源建设,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000个和沼气服务站5个。加快农村泥草房改造步伐,年内完成泥草房改造450户,力争提前实现5年内全部消灭农村泥草房目标。加强生态建设,新增造林面积1780亩,力争把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全部建成生态园林村。
三、着眼化解财政收支矛盾,严格财税征管,千方百计增强财政实力
用好各项财政政策,加强财源建设。强化财源建设是保增长的重中之重。要进一步完善我区企业动态信息系统,推进企业动态信息数据库建设,及时掌握企业注册、迁址、经营情况、纳税动态等信息,加强税源监控。把握省、市财政扶持方向,争取省市财政资金支持,积极培育重点财源项目。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认真落实民营企业贷款担保、扶持骨干企业、培育小巨人企业、科技三项费用、贷款贴息和招商引资等财税政策,加快发展科技型、创新型和骨干税源企业。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手段,完善服务体系,加大对非公经济的支持、扶持力度,推动非公经济进一步发展。继续做好厂办大集体改制工作。
坚持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进一步发挥乡(镇)、街道办事处协税护税优势,健全协税护税机制,构建协税护税网络,加强收入进度跟踪检查考核。完善税收综合评价体系,建立财税部门联席协调机制,加强重点税源户日常分析,提高监控水平。积极开展清缴欠税工作,依法打击偷漏税等违法行为,加快入库速度,实现应收尽收。
实施有保有压,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教育、社会保障、卫生、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民生事业财政倾斜力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全力保障事业单位“阳光工资”等支出需要。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严把财政资金出口关,继续扩大参与式预算范围,全面启动部门预算改革和国库集中支付“零余额账户”改革。严格政府采购程序,扩大政府采购额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加强执行情况检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切实降低行政成本。
四、着力建设干净城市,强化建管,全面提升宜居城市水平
加强城建重点工程建设,提高综合承载能力。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确保去年清河湾、工农北回迁户顺利回迁,努力完成今年棚户区拆迁改造任务。加大旧有居民庭院改造力度,完成78处改造计划,实现全区可改造庭院全部改造。加强协调,尽快启动老机场路、哈双北路两个出城口综合整治项目。争取立项改造变兴路、工懋街2条土路和地德里街、抚北七道街、地节街等14条小区道路。推进河清街、河江街等河字片10条街路大修立项改造,对巡船胡同、工厂街等60条街路进行全面维修。
加大城市管理力度,改善城区整体环境。以迎大冬会和哈尔滨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为契机,创新城市管理理念,加快管理重心下移。深入开展市容环境整治,全面提升清冰雪、灯饰亮化、庭院管理、绿地管护、清扫保洁水平。筹资新建区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加大城管行政执法力度,重点治理乱贴乱画、露天烧烤、马路洗车和乱设户外广告等行为。强化基建工地、市场摊区、空车配货等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执法监管。
推进城市绿化建设,提升生态型城市水平。全年计划新植树木15万株,新增绿地316.61公顷。建设哈药路、高谊街景观大道和三环西路、崂山路丁香街路。完成中央大街、霁虹街、尚志大街等8条重点街路垂直绿化。加快推进城市集中供热、天然气置换工作,新增并入全市集中供热管网居户1.7万户,完成5.5万户居户天然气置换工作。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环境保护,全面提升城乡环境质量。
五、围绕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大力推进社会建设,竭尽全力为人民谋福祉
做好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全面提高民生保障能力。充分发挥区劳动就业技能培训中心作用,大力开展就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推进“零就业家庭”再就业工作,全年安置就业1.2万人次,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和新增就业人员4000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3万人次。扩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实现城镇居民医保应保尽保。健全社会救助保障体系,扩大城乡低收入家庭救助范围。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进残疾人事业,捐赠残疾人盲杖320个,为200名有需求的智障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开展生存和生活技能培训、医疗和职业康复等,为100户残疾人家庭安装无障碍设施,继续开展脑瘫儿童康复治疗服务,努力争创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区。加强低保户和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落实廉租住房实物配租40户,实现低保家庭廉租补贴应补尽补。
加强社区建设,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推进城乡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10处社区服务中心(站)达标建设。深化“星级和谐社区”评比工作,制定“社区十五分钟生活服务圈”指导标准。推进“三位一体”为老服务体系建设,扩大中低收入老人居家养老的覆盖面,为400名孤寡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200名老人入住新落成的区敬老服务中心。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扩大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村覆盖面,新增农村社区试点村10个,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10处,争创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欧洲新城经纬小学分校、区职教实习实训基地和群力新区中小学布点建设,稳步推进第八批行业规划学校改造。强化校长队伍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农村和城区薄弱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加强城乡学校教师对口支援工作,加强教师培训,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特色教育,努力打造教育品牌。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做精学前教育、做好小学教育、做优初中教育、做强高中教育、做大职业教育,积极发展民办非学历和成人教育,关注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努力实现协调发展、全面提高。
大力发展卫生、文化、体育、人口与计划生育等各项事业,促进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引导整合区内卫生资源向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建设,新建、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个,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推进农村卫生院、所规范化建设,扩大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试点范围,进一步提高新农合参合率。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初级卫生保健以及医疗救治体系,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做好大冬会期间医疗应急和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加快推进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好迎大冬文体系列活动。积极做好群力“省级文化示范园区”落户道里的协调服务工作。进一步提升中央大街文化氛围和品位,打造道里特色文化品牌。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净化文化市场环境。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和体育示范社区建设。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继续做好物价、统计、国防、侨务、民族宗教、老龄等各项工作。
切实加强信访安全等工作,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强化源头治访、依法治访工作,完善领导接访、联席会议和长效机制,加大推进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重点信访案件的办结力度,控制信访增量,减少信访存量。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重点时期、高危行业和重点领域安全监管,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完善应急体系建设,及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深入开展“平安道里”创建活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继续加强“法轮功”人员教育转化和监控工作。
六、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发展能力
继续解放思想,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新形势,积极谋划科学发展新思路。着眼全局谋划发展,发挥省会城市中心城区优势,加强与发达城区的联系与合作,不断打造后发优势。面向未来推进发展,主动应对世界金融危机,顺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努力增强发展的创造性、预见性和主动性。开拓创新服务发展,积极谋划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强力推进政府工作机制创新,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拧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提高依法治区水平。认真落实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和决议,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政府诚信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健全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和民生民意网上征询长效机制,推进公开听证、社会公示等制度,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工作,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依法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切实转变作风,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学习和贯彻《公务员法》,教育广大公务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了解群众疾苦,关心群众生活,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以优良的作风推动事业发展,以一流的业绩造福人民群众。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强化源头防腐工作。切实落实好政府采购、财政管理和重大工程项目招投标等制度,加强审计监督,严厉查处违法违纪案件。
各位代表,加快发展,既是全区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我们的光荣职责。在新的一年里,区政府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按照区委九届四次全会要求,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开拓奋进,真抓实干,为迎接建国60周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早日建成“三个适宜”现代文明城市先行示范区而努力奋斗!
附:2009年道里区为民兴办的十件实事
1、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安置城镇就业再就业1.2万人次,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和新增就业人员4000人次。
2、继续推进社区建设,新建、扩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个,完成10处社区服务中心(站)达标建设。
3、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为200名有需要的智障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开展生存和生活技能培训、医疗与职业康复等。
4、继续开展居家养老工作,为433名孤寡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200名城乡孤寡老人入住新落成的区敬老服务中心。
5、继续加强学校基础建设,推进欧洲新城经纬小学分校、区职教实习实训基地和群力新区中小学布点建设。
6、做好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服务工作,在全区18个街道、5个乡镇建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服务中心”。
7、继续实施庭院改造工程,全部完成旧有未改造的78个庭院的改造工作,实现全区921个庭院改造全部告捷。
8、加大农村泥草房改造力度,全年改造泥草房450户。
9、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确保去年清河湾、工农北回迁户顺利回迁,努力完成今年棚户区拆迁改造任务。
10、积极做好城市集中供热和天然气置换工作,新增并入全市集中供热管网居户1.7万户,完成5.5万居户天然气置换工作。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