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5日在哈尔滨市道里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区人民政府代区长周传龙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及2021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及传播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振兴和龙江发展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实施“两部六区”发展战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圆满完成了本届政府的各项工作任务。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和增幅位居全市前列,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持续保持四个主城区之首。竣工达产亿元以上重点项目37个。招商引资1645.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2亿美元,历年考核均位居全市前列。我区连续多年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区域经济结构日趋优化。金融业和服务业集聚发展,入驻新经济产业园企业达140家,注册资本达28.6亿元,新经济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0%以上,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0.5∶23.5∶76,以现代高端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李克强总理视察哈尔滨期间,对我区推进“双创”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
乡村振兴步伐全面提速。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榆树镇后榆村规划获省村庄规划优秀典型案例一等奖。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建设高标准农田2.3万亩,完善提高3个万亩露地蔬菜基地,引进新品种50余个,实现结构调整6.5万亩。全面完成“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扎实推进农村路网建设、厕所革命,农村地区垃圾全部实现集中收运,实施农村饮水提升工程,农民全部喝上“放心水”,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城乡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面落实“大气十条”,拆并锅炉138台,圆满完成建成区拆炉并网工作指标。深入贯彻“水十条”,落实“河湖长制”,大力开展河湖“清四乱”整治行动,荣获“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区”荣誉称号。实施松花江水源上移、群力西和临空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成效显著。
城市承载功能不断完善。加快推进群力新区开发建设、中央大街商务区改造提升等重点项目,深入实施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以及外挂线整治等民生工程。大中修道路总面积90.3万平方米,其中:车行道54.6万平方米、人行道35.7万平方米。环卫机械化作业覆盖率达90%,深入实施垃圾分类,投放容器配置率达100%,全省首个社区厨余垃圾处理站投入使用,城市建管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
人民生活品质稳步提升。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的资金占财政支出80%以上;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7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约20万人次。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面提标,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助尽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建学校6所,职业教育取得突出成绩,哈尔滨市现代服务学校被评为国家级示范学校;区中医院和康复医院建成投用;全面落实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群体优抚政策,我区荣获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新阳路小学荣获“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抚顺社区荣获全国“残疾人之家”,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本届政府收官之年。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我们坚决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强化常态化防控,保持指挥体系激活状态,加强防控应急储备,全面落实“四方责任”,从严、从细、从实、从快开展流调溯源、核酸检测、社区管控、转运隔离、环境消毒等工作,成功应对多轮疫情,我区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和早筛查、早发现、早管控的做法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和时任省委书记张庆伟的充分肯定。面对疫情的巨大冲击,我们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积极推进复工复产、达产达效,落实各项纾困惠企政策,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企稳回升。2021年,前三季度,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1.7亿元,同比增长8.2%,高于全市0.2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四个主城区第一;截至11月末,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3亿元,总量位居四个主城区之首。重点推进了以下五项工作。
(一)坚持统筹兼顾、逆势求进,区域经济稳步发展
产业项目建设加速发力。重点推进省百大和市重点项目17个,截至目前,已开复工16个。与平安普惠续签五年合作协议,对接中国供销集团、龙湖集团等大型央企、民企,实现优质产业项目落地,总投资58亿元的北方电竞中心项目落户我区。截至目前,实际利用内资57.3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23%。新签约产业项目16个,投资总额432亿元,完成全年计划120%。
临空经济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加强与哈尔滨新区、自贸区、综保区、内陆港改革发展联动。推进总投资324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19项,机场高速南侧辅路、太安东路建成通车,区域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航空保障产业园、深航维修中心、川航哈尔滨总部项目开工建设,投资40亿元的中国供销哈尔滨中央厨房产业园等项目进展顺利,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
中央大街商务区改造提升成效显著。完成街区建设管理运营体制改革。对18栋建筑粉刷修缮和西十一道街亮化升级。打造“特色+外摆”主题示范街2条。投资5000万元推进智慧街区建设。提升首店、旗舰店、体验店等新兴高品质业态比例,引入耐克概念店、莱特兄弟飞行体验馆、安缇亚朵意大利甜品店等新业态,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金融产业快速发展,哈尔滨创新金融产业园纳税总额连续四年实现跨越式增长,金融产业已成为我区经济第一大主导产业。新经济产业园新增各类企业50余家,新增注册资本2.2亿元。以道里经济开发区为依托,重点引进北大荒米业包装印刷、现代柯梅令真空玻璃等项目,补齐工业短板,全区规上工业企业达93户。
创新发展后劲充分显现。积极发展科创服务业,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制定实施了“互联网+”和科技创新系列政策,走访60余家科技企业开展政策宣传辅导服务。建设浦俄(哈尔滨)中俄科技创新中心。45份技术交易合同在市科技局成功备案,技术交易合同成交额达9.8亿。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入库,截至目前,申报通过高新技术企业94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03家。
社会消费活力有效释放。扩大有效内需,缓解疫情影响,实施商品房销售、文旅消费、大宗商品销售和商超、餐饮消费刺激拉动政策。投入补贴资金2500万元,在大型商场、汽车销售企业、成品油销售行业、餐饮行业举办五次促消费活动,活动期间各行业企业销售额总和超过55亿元。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以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稳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打造“夜购”商圈、“夜游”打卡地和美食街区、餐饮夜市、文鉴艺廊、乐读会所等多元化消费场景,开展中央大街老街音乐汇,“长岭湖”金秋文化节、冬捕冰钓节等系列主题活动,建设德鲁纳庄园、西郊山林等一批精品旅游特色项目,全景式打造、全季节体验、全地域布局、全业态联动的文化旅游产品供给体系基本形成。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壮大。持续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调整特色种植面积2000亩,发展设施农业7650栋,引进草莓、中药材等新品种20余个,落实农业“三减”面积5000亩。大力扶持食用菌生产,年产量达300万盒。发展太平湖温泉小镇、太平镇前进满族村、集酷小镇等对接城市休闲的创意主题民宿26家,推进农旅融合发展。
(二)坚持建管并重、生态优先,城市承载力有效提升
城乡建设持续提速。推进群力西及临空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土地征收项目,实现净地230万平方米,拓展了发展空间。维修道路总面积19.2万平方米,其中:车行道15.8万平方米、人行道3.4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3200平方米,新建彩化景观20处、9.2万平方米。新建5处、3500平方米庆祝建党百年景观。增加外滩湿地植被覆盖,栽种草花合计7.8万平方米。投资7500万元实施沿江改造工程,完成防浪墙修复、亲水廊道建设、青年宫门前道路打通等项目,全面提升沿江公园整体风貌。基本完成三沟绿化及慢道改造项目。丁香公园等6个公园增设无障碍通道20余处,无障碍设施更加完善。完成农村户厕改造4275座。修建农村惠民公路9.3公里,提档升级哈尔滨至松原公路13.4公里。
城乡管理持续加强。依法拆除全省最大的东明村17万平方米违建,以及影响市中医院道路、机场二通道等项目建设的违建42万平方米,拔除河山街地铁站、爱达地块项目区内存在十余年“钉子户”,保证了重点大项目建设。投入4.2亿元,实施15个小区、233栋楼体、117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1.5万户。投资3000余万元,将无积尘示范街路作业区域辐射延伸至所有街路,实现了环卫作业水平提档升级。
城乡生态持续改善。开展治污攻坚行动,整治“油烟扰民”“汽配污染”等群众身边的突出问题。拆除“大棚房”313个并全部复耕复种到位。投入5300万元,治理33个农村垃圾坑,清除垃圾43.8万立方米。着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完成散煤替代1367户,淘汰10吨以下燃煤锅炉64台,全面落实秸秆禁烧政策。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巩固提升行动,拆违148处、2800平方米,大棚4000平方米,垃圾2000吨。荣获全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优秀等级。
(三)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富民惠民提质增效
稳岗就业稳步推进。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08.6%;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5745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435人。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开展各类培训3.5万人次。新增青年就业见习基地22家,新发布青年就业见习岗位380个,招录离校未就业大学生239人。
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投入2.8亿元,新建扩建改造中小学、幼儿园9所,松南学校和爱建学校投入使用,新增学位7000余个。扎实推进“双减”工作,校内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更加规范。学前教育工作走在全市前列。积极打造“红色教育”德育品牌,尚志小学、兆麟小学、第51中学获得省红色基因传承学校称号。公开招聘青年教师113人,133名优秀教师荣获国家和省市级荣誉,教师队伍素质不断增强。
医疗卫生普惠见效。投入资金1110万元,建成3个核酸检测实验室。在道里区人民医院、新发红十字医院建设标准化发热门诊。扎实推进卫生健康一体化,完成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和区中医院、群力贝肯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涵项目建设。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18.7万人。发挥中医药在疫情防控和“治未病”中的重要作用,全区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5家乡镇卫生院均设立中医综合服务区。
文体事业协调发展。着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336支文艺团队创作文化作品1500余部,线上、线下演出405场次,参与群众达26万人次。顺利完成刘少奇在哈革命活动旧址修缮及展陈工作,建成全市首个国防教育主题公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建成冰上气膜体育中心基础设施和6万平方米中心冰场,新建五人制笼式足球场地2个,为群众提供安全、舒适的健身环境。
社会保障更具温度。发放各类救助资金7500余万元。向全区3100名老人发放高龄津贴484万元。在全省率先建立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投入1400余万元,在全市率先开展老年助餐服务工程,建成助老餐厅和助餐点80个,服务近10万人次,得到民政部和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我区助老餐厅项目获得全市首届改革创新奖。尚志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获选全国百家红色服务站,我区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通过省级双拥模范区中期考评。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四)坚持底线思维、共享共治,社会大局和谐安定
强化安全应急保障。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完善应急体系建设,快速有效处置突发事件20余起,成功应对罕见冻雨极端天气灾害,应急能力和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开展“除隐患、保平安、迎大庆”百日专项行动,整改重大隐患612个,为建党百年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圆满完成44个行政村、160个社区的换届选举工作。我区被民政部确定为第二批全国街道服务管理创新实验区和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维护社会和谐局面。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安全监管,有效开展知识产权保护、“食安龙江百日行动”以及农资打假等专项整治。有力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扎实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重点开展打击网络诈骗专项行动,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庆祝建党百年期间,信访安全实现“四个不发生”和“双零”目标。
(五)坚持转变作风、提升效能,服务水平不断增强
服务型政府建设持续深化。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完成龙凤大厦复建等55项群众急盼解决的民生实事,办理“微实事”12万余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我要”系列主题服务,启动25项“办好一件事”服务套餐,擦亮“道里好办事”品牌。开展“走企业,解难题”活动,区政府主要领导先后深入融通农业、汇丽广场和富力地产等企业现场办公,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法治政府建设纵深推进。全面规范行政执法、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政务公开,在全省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考核评估中位居前列。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各级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265件,办复率达100%。廉洁政府建设从严从紧。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执行各项纪律规矩,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履行“一岗双责”,进一步强化审计监督,完善财政监管机制,落实政府过“紧日子”和财政资金提质增效目标。
国防动员、外事、统计等工作成效显著。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成之惟艰。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在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支持下,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道里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驻区单位、离退休老同志以及所有关心道里区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基础尚不牢固,创新驱动的拉动力还不强,还缺乏具有高拉动力和辐射力的产业大项目。二是城市建设领域还存在欠账,民生保障还有不足,城乡公共服务供给还不充分不平衡。三是少数干部担当精神和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推动创新发展的劲头还有待提高,个别政府公职人员还存在不担当、不作为现象。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当前,我们正面临有利契机。东北全面全方位振兴、哈长城市群建设、哈尔滨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建设等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临空滨水、文脉悠长、产业集聚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潜能的充分释放,空港经济区的规划建设、中央大街商务区改造提升、群力西区开发建设,特别是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全区人民盼发展、谋创新的期盼和渴望,都为我们推动道里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基础和有力保障。未来五年,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呼应人民群众期待,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壮大重点产业能级、提升区域发展层级,扎扎实实办好道里的事。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地区和我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工作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实施“两部六区”发展战略,做大做强“科技创新、数字经济、金融服务、文旅融合”四大新兴产业,重点打造“临空经济区、龙粤经济合作区、道里经开区、城市中央商务区”四大发展引擎,统筹推进“深化改革、城乡建管、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党的建设”五大升级工程,勇担使命、走在前列,奋力谱写新时代道里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新篇章。
按照区第十二次党代会要求部署,今后五年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6%左右;工业增加值占GDP比例20%左右;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与同期GDP增速基本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7%以上。
为实现上述思路目标,必须全面贯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重点在以下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产业基础更加坚实,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现代金融业态更加完善,绿色生态产业蓬勃发展,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二要搭建创新驱动平台,加速科技成果高水平转化。主动融入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哈尔滨国家科技创新城市建设,培育一批自主创新引领示范的龙头企业,“政产学研金介用”等科技创新要素保障更加完备,创新生态明显优化,创新型主体培育、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建设水平显著提高。
三要统筹协调城乡发展,实现城市环境高标准建管。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进一步优化,城区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新型智慧城区建设取得突破,城市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取得明显进步,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取得成果,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
四要坚持共建共治理念,推进基层社会高效能治理。建立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城区治理统筹推进有机衔接的治理体系。法治道里平安道里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政府行政效率公信力显著提升,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取得新成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五要筑牢民生保障基础,打造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就业服务和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得到更好满足。
2022年政府工作任务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我们要按照区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继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保持领导体制、应急机制、指挥体系不变,在全力做好常态化防控的基础上,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深入实施“两部六区”发展战略,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难啃的骨头,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22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实际利用内资同比增长10%。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与GDP增速基本同步。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强化产业支撑为目标,推进区域经济扩容提质
一是提升重点项目带动力。强力推进500万平方米土地征收工作,保障机场第二通道、松花江水源上移、机场扩建东二跑道等重点工程及哈西群力联络空间、道里经开区等重点项目落地。加快推进融通总部二期、中央厨房产业园等项目,确保项目应开尽开。与平安普惠深度合作,壮大哈尔滨创新金融产业园规模,充分释放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拉动作用。借助黑龙江、广东合作契机,规划群力西区产业布局,推动产城融合,重点洽谈万象天地、金地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打造“龙粤经济合作区”。
二是提升园区经济引领力。加大临空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征收力度,提升承载能力。建设检验检疫处理中心,实现水生动物、水果进口口岸功能。加快组建国有平台公司,完善专家咨询委员会组织架构,提高决策运管水平。加快推进航空保障产业园、航空小镇商住等重点项目。紧扣临空数智谷定位,提升运管数字化智慧化水平,着力引入数字经济和智能智慧产业项目,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三是提升消费拉动牵引力。在兆麟、爱建、群力商圈,建设特色鲜明和影响力较大的商业街区,重塑新业态、新模式下新型消费格局,逐步形成休闲娱乐、时尚购物、特色餐饮、体验消费等不同主题有机融合的街区布局。加快推进中央大街全国高品质步行街改造,推进全国首家快手直播公会基地、哈工大中心、周大生旗舰店等项目的选址落地。紧紧围绕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推动旅游与特色产业、城乡建设全面融合,重点推进沿江房产业态招商,引进中西餐融合精酿啤酒体验广场等精品业态,统筹规划乡村旅游资源,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供给。
四是提升都市农业驱动力。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大力开展堤防和农田水利建设。继续调优种植结构,投入1000万元,新建高标准草莓采摘基地。加快“菜篮子”提质扩容,扩大新农、新发等露地蔬菜主产区规模。适度发展规模化养殖,引导畜禽养殖实施种养结合,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快都市田园综合体建设,做大乡村特色产业,打造“一镇一品”“一业一品”。确保实现蔬菜窖储面积10万平方米、年消化地产蔬菜2000万公斤以上目标,巩固蔬菜窖储全市第一的领先地位。
(二)以加快动能转换为关键,推进改革创新突破深化
大力推动创新开放。积极推进落实省“百千万”工程项目建设,重点培育美华生物、博泰包装、农情云等高新企业,壮大信息技术、新材料、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浦俄中俄科技创新中心、哈尔滨国际科技孵化器建设。聚焦科技创新、数字经济、AI产业,引入研发总部和创新实验室,擦亮“双创”品牌。鼓励国内电商和传统外贸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培育自主品牌和销售渠道,实现进出口双向发展。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巩固“道里好办事”工作成果,制定对标优化表,聚焦市场准入、民生事务等重点领域,持续推进流程再造,精简规范服务事项办理要素。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积极推进“一网通办”向街道社区延伸,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办”。巩固“一把手”走流程工作成果,强化营商环境监测,推动政务服务流程再造和服务质量提升。大力推行信用承诺制,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深化“码上诚信”应用,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叫响“诚信道里”品牌。
(三)以打造宜居城区为牵引,推进城乡建管均衡发展
精准补强基础设施。强力推进菜库街、朝鲜屯等征收项目。继续推进哈西群力联络空间配套道路、康泰家园周边道路施工建设。加快实施10条区管道路功能修复和提档升级工程。计划启动总投资约4.7亿元的23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改造楼体135栋,总建筑面积116.7万平发米,将惠及居民1.5万户。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大力治理“城市疮疤”,推动城市空间品质整体提升。利用城区边角空间,规划建设城市绿道、小微绿地、“口袋公园”,建设彩化景观20处、9.2万平方米,村庄绿化163.8亩,提升人民群众的“绿色福利”。
全面落实精细管理。围绕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四个环节,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升级改造第四固废转运中心,不断提升城乡固废全收集、全处理水平。成立农村环卫清洁中心,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生活污水治理。进一步推进执法重心下移,强化广告牌匾、占道设施整治,推进控违查违、夜间施工噪音治理,计划拆除建成区内违建9.6万平方米。加强背街小巷、城市进出口道路、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坚决打赢露天焚烧、出租车整治、街面秩序管控等攻坚战。扎实做好冬季清冰雪和供热工作。
持续改善城乡环境。巩固扩大第二批中央环保督查转办信访案件整改落实成果。积极解决噪音、油烟等群众身边的污染问题,切实改善生态环境。开展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巩固“大棚房”整治成果。压实三级河长责任,强化水源地保护,落实落靠河湖保洁工作,加大对侵占河湖水域、违规排污的打击力度,巩固提升河湖“清四乱”成果。加快推进松花江生态治理与修复项目。推进农业“三减”落实,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持续高压管控秸秆焚烧。
(四)以提升幸福指数为引领,推进民生福祉稳步增进
健全就业服务保障体系。深入落实稳就业政策措施,拓宽线上就业服务渠道,积极开发新就业岗位,大力扶持创业,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转移劳动力、失业人员、残疾人等群体就业,实现新增就业9500人。深入实施技能人才振兴和发展计划,加快推进急需短缺人才培养,培训1.2万人次,进一步提升技能人才队伍层次和总量。
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计划启动群力实验小学、东湖路学校扩建。扎实推进“双减”和“五项管理”工作,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实现义务教育减负提质。加大优秀校长、骨干教师培育力度,培养冰城教育家型校长及教师4人、卓越校长及教师16人、骨干校长及教师113人。加快推进民办普惠园建设,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深入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强化道里少年宫校外教育品牌效应,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高。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品质。扎实推进建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建成投用群力贝肯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涵建设,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培训演练。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上求提升,打造优质、便民的中医药服务网络。精准落实计划生育两项扶助制度。
推动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做好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复核工作,创新发展文化服务新模式,打造社会联盟文化传播驿站。继续发放文化消费畅享券,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依托道里文旅云等数字平台,开展各类线上文化活动150场。新建笼式足球场地2处,持续开展三人篮球、全民上冰雪等群众性健身活动。
强化社会兜底保障能力。大力推进全国老年友好示范型社区创建工作,引进优秀企业和社会组织兴办养老机构,探索互联网加助餐服务新模式,开展社区助老餐厅和老年助餐点“星级餐厅综合评定”,为失独等特殊家庭老年人开展生活照料、助医、助洁、助浴、助行、精神慰藉等居家养老服务。积极开展“幸福助残”服务。扎实推进退役军人服务站点规范化建设,重点打造服务对象300人以上的服务站11个。
(五)以完善治理体系为重点,推进社会治理能力提升
推进智慧城区建设。探索用数字化网格化方式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开发建设指挥调度平台,整合各职能部门数字监控系统,建立全区保洁街路和区管市政道路电子档案,建设道里区综合数据库,构建融合安全、城管、防疫等多功能信息共享、多场景应用的数智空间,着力打造“数智道里”。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对“住改仓”、地下空间存储等隐患进行专项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统筹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准确掌握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全面提升综合防灾抗灾能力。进一步强化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质量安全监管,着力防范化解市场安全风险,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强化金融风险源头治理,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风险。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健全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社工站9个,为居民提供专业化、多元化、便捷化的综合性服务。落实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建设各项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防范打击各类犯罪。积极推进信访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六)以为民务实清廉为取向,推进政府工作廉洁高效
全面加强政治建设。坚定不移把“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全面加强法治建设。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规范重大行政决策行为,制定“八五”普法规划,确保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全面加强效能建设。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完善从决策到执行、从督查到问效的全过程责任链,精细化推进、清单式调度。始终保持争先进位、争创一流的精气神,确保区政府各项工作落细落实。全面加强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全面推行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加强公共资金、公共工程、公共资产等领域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更需砥砺前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坚定信心,担当作为,奋力谱写新时代道里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